国庆双节、普天同庆。
文化强国、运载乾坤。
川北会师、以笼会友。
彩旗招展、群英荟萃。
非遗传承、涿州萌芽。
国家强盛,莫以文昌。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强盛,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,各地区各部门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,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,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。
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。政府相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。截止目前,国务院共公布1219项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,文化部公布1488名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》。2011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。
树高叶茂,源于根系。无论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,都离不开文化自信,离不开中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积淀,历经碰撞与融合的中华文明!在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的同时,也留下了名目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成为当今社会我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整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,重视非遗,传承文化。
竹文化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半壁江山。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不解之缘,形成了丰富多彩、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,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,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,如虚心、气节等,其内涵已形成华中民族品格、禀赋和精神象征。看到竹子,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,不惧艰辛,中通外直,宁折不屈的品格,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,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。竹为高大、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,茎为木质。分布于热带、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,东亚、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,种类也最多。竹枝杆挺拔,修长,四季青翠,凌霜傲雨,倍受中国人民喜爱,有“梅兰竹菊”四君子之一,“梅松竹”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。中国古今文人墨客,嗜竹咏竹者众多。
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、竹林面积最大、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,素有“竹子王国”之称。竹子因青翠挺拔、奇姿出众,凌霜傲雪,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、坚忍不拔、风度潇洒的“君子”美誉。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,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,形成了丰富多彩、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。
河北省涿州市义和庄镇素有“北笼之乡”之称,是中国北笼之祖,也是整个中国京笼的发源地和集中制作地,文化历史底蕴深厚,民间技艺传承不断。为传承和发扬传统鸟笼文化,政府高度重视其保护和发展,在范阳文化园将建立北笼基地,鸟笼主题公园,鸟笼博物馆,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。
2017年10月5日至2017年10月7日,由文广新局主办,涿州鸟笼鸟具协会,涿州范阳文化园承办,北派鸟笼公众平台策划的鸟笼鸟具展销会拉开帷幕。
通过此次活动致力将北方鸟笼打造成涿州市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。为进一步扩大北方鸟笼影响力,促进北笼事业发展。届时,将邀请涿州市鸟笼协会、鸟笼传承人、鸟笼专家学者等共同参展,以加强鸟笼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合作,提升北方鸟笼品位,提升自身技艺水平,创造更多精品,发扬匠人精神,推动北方鸟笼的发展。
为了办好此次活动,除了我们北笼之乡的全体鸟笼鸟具艺人,名家大师之外,我们还诚邀了京、津、鲁、川等地多位名家大师前来参展。按报名联系电话所在地。(排名不分先后)
|